热门活动
育儿知识:家长别在孩子面前“发牢骚”
新闻标签
发布日期
2017-08-25 11:43:44
阅读
2055

对于教育孩子,每个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一样。孩子成长时期,父母的情绪会直观的影响到孩子,孩子的性格也会因为父母产生变化。因此,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比其他人来得更敏感更深刻。那么,为了不让孩子被坏情绪影响,父母需要做到的事情有那些呢?

 20170728135315_94461.jpg

  案例

 

  我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虽然不到10岁,但是负面情绪很多,经常讲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很多事情满不在乎,对生活中很多事情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包括自己的作业。和同学相处也不太愉快,她总喜欢跷着二郎腿。我跟她爸爸确实平时对她教育得少,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悲观,难免让我担心。请问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观点

  教师程巧丽: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因此,如果教师要参与孩子的性格改变和塑造,就必须要和家长做到相互了解,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孩子出现异常的表现一定是因为家庭生活或者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所影响,所以建议家访制度进一步完善,家长和教师要做到频繁交流和相互了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对于小孩子,尤其是女孩来说,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总之,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里有个表现类似的孩子,在家访的时候,我跟她的家长讲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并告诉他们,必须从自身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父母的爱好,孩子身上有;父母的恶习,孩子身上也有。基于此,家长要想办法把“恶习”除掉,利用机会让自己的优点发扬,育人先育己,这对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少发牢骚、放下手机”

  教育应当从改造父母开始。我给班里孩子的家长们提了一些建议,例如不要当着孩子面说一些发泄的牢骚话,孩子回家了,麻将、手机能放一下就放一下,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相互沟通的方式等。这些都是促进孩子们良好性格形成和生活习惯形成的细节,细节做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

  当然,许多家长自己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一味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想到及时与教师沟通、与教师建立一种交流机制,相互走进内心。教师都会定期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观察父母的行为和说话处事方式,经常会发现父母的许多问题,包括在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细节因素,观察完之后的结果我们也会如实告知家长。其实大部分教师都是一切为孩子着想,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完全信任教师,所以应该重建家访制度,善于利用家访,与家长齐心协力解决孩子教育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长春BBunion国际早教:案例显示,孩子对生活的态度折射出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父母积极向上,那么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阳光开朗,充满自信的。反之如果父母消极压抑,那么孩子所表现出的性格也必然是自卑懦弱,不够勇敢。想要教育出优秀可爱的孩子,那么父母们更要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榜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愉快的童年。



长春早教中心官方微信号:BBU-CC
咨询热线:0431-80866600
官方网站:www.cczaojiao.com

文/BBunion编辑部